9月30日,在国庆来临之际,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职工摄影协会在学校工会的支持下,深入革命老区武川,开展寻找红色记忆·发现美丽乡村主题采风活动。
聆听老兵故事 感悟抗战精神
当天上午,采风团首先来到位于武川县城的抗战老八路王荣华家,与老人家促膝长谈。“3岁时,父亲将母亲卖给了土左旗铁帽乡双号村一名长工,我因为年幼,随母亲过去了,两个哥哥分别被亲戚领走。11岁时母亲去世,继父不管我,村里所有的亲戚都是带‘继’字的,可以说,我那时举目无亲,形同孤儿一般,只能依靠给人放牧讨生活。”今年93岁的抗战老兵王荣华在两三年前,因为视神经萎缩,已经失明,虽然他的听力有些不好,但思维非常有条理,记忆力惊人。
王荣华说,1940年,他当时16岁,正月的时候,共产党在当地区委书记宋茂的带领下来到双号村开展工作,进村后首先就向村民打听谁家最穷。村民们说,住在后街的根旺(王荣华小名)家最穷。
当天,宋茂就住在了王荣华家,开始在村里宣传共产党抗日主张,随后建立了当地的抗日救国会组织,而王荣华则来往于多个抗日救国会之间,为宋茂传递情报和信件。
后来,王荣华向组织提出要参加八路军,得到宋茂的同意后,他正式成为了宋茂领导下的一名交通员。
到了1943年,王荣华已经成为当时大青山抗日支队三团通信班班长。再后来,他参加了多次包头战役、集宁战役、平津战役,说到参加抗战,老人还给采风团看了看被枪弹射中的伤疤,因为中弹,曾经历五次手术、九个月的修养才得以恢复身体,那年他仅仅22岁。
因为时间关系和王荣华老人的身体情况,采风团一行不得不提早离开。
寻找红色记忆 感怀革命历程
当天下午,采风团在武川县政府办公室王润润主任的陪同下,来到位于武川县得胜沟乡最南端的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纪念馆,这里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同时也是“100个全国红色教育基地”之一。
抗日战争年代,得胜沟乡得胜沟村是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被称为“塞外小延安”,这里山大沟深,地形险要,是当年大青山支队司令部、绥远省委、省行署机关的驻扎地。现有司令部、卫生队、教导队、电台等遗址,有李井泉、姚喆、黄厚、杨植林等领导人住过的窑洞和办公用的石磨、树墩等。保存着八路军作战使用过的电台、战刀、手榴弹、马蹬、火盆、粮食袋、火镰等革命历史珍贵文物。基地内留有革命前辈戎马生涯的足迹,留下了大青山抗日军民奋勇杀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里的父老乡亲曾与八路军并肩战斗,经历了战火硝烟的洗礼,为抗战胜利和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观中,采风团详细了解了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光荣革命历史,缅怀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大家纷纷表示: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精神洗礼,要不忘红色历史,坚定信念,继承和发扬先烈们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记录美丽瞬间 感受乡村变化
在此次采风活动中,大家不辞辛劳,深入乡村、走进田间地头,用相机记录美丽的瞬间。在县委办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采风团来到位于武川县城东北15公里处的哈彦忽洞村,这里原本是一个宁静美丽的小村庄,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土沦陷、生灵涂炭,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的宁静也被打破。1941年,日本鬼子在这里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哈彦忽洞惨案,日寇杀害村民79人,幸存4人。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哈彦忽洞村村民与全国人民一道翻身做主,辛勤劳作,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里不光有了硬化道路,还建起了休闲广场、村史馆。
在村支部书记的带领下,采风团参观了村史馆,从一幅幅图片、一件件物品中,充分感受到了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全村在发展农牧业经济、调整产业机构等方面的变化。历史不容改写、也不能忘记,矗立于广场的纪念碑时刻提醒后人要铭记历史,更要发扬哈彦忽洞村人民勤劳勇敢、爱土爱乡、开拓进取的历史精神。
随后,采风团来到了内蒙古环聚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300MW光伏发电站,这里是呼和浩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工业重点项目,一排排太阳能板整齐排列,依山而建,非常壮观,足见这里在新能源产业发展方面的恢弘大气。
返程途中,采风团看到大型的马铃薯收获机正在地里作业,近30名工人在地里捡土豆,于是,大家走到田间地头,用镜头记录了收获的瞬间。